媒体报道国内知名洗衣连锁店"水洗冒充干洗",收费比成本高出十倍以上。2月17日18点,经济之声聚焦:洗衣店乱象,究竟是个案还是行业潜规则?利益受到侵害,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?行业黑幕被频频曝光,老百姓的信心又该如何唤回?
中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《央广财经评论》报道,"水洗冒充干洗"、"衣物保存以及洗涤不当"、"洗涤用品安全性存疑",这一系列问题,本来似乎应该和福奈特、普兰德这样国内知名洗衣连锁店绝缘。但是据媒体最新报道,记者深入调查发现,这些问题不仅大量存在,而且触目惊心——衣物几乎全都是水洗,而且保存极差,洗褪色了,就染一染掩人耳目,单件收费却是洗涤成本的十倍,堪称暴利。
据《第一财经日报》报道,近日有记者以务工人员身份,分别到福奈特、普兰德在北京的门店调查了二十多天,发现乱象重重。比如说,在普兰德门店,顾客送来的衣服,常常随手被扔在地上。而在店后面的洗衣房里,洗衣设备锈迹斑斑,洗衣房角落脏乱不堪,洗衣机里的水都发黑了,仍然在反复使用。顾客送到洗衣店的衣物,大多都是在家无法清洗、需要专业的干洗服务的。但从记者在两家门店的观察来看,洗衣店所谓的"干洗",九成都是水洗的。
除此以外,洗涤剂的安全性更是令人担忧。两家门店所使用的干洗剂都是一种叫做"四氯乙烯"的化工产品,气味十分刺鼻。而四氯乙烯是有毒的,具有强烈的刺激和麻醉作用。吸入者可能引发急性中毒。再来关注洗衣店的收费。洗一件普通衣服平均成本是2元钱,但一般收费都在10倍以上,也就是20多块钱。尽管门店内悬挂着价目表,但店员往往会以污迹太多、衣物大小等理由坐地起价,尤其在"洗包"、"洗鞋"和"织补"等服务的收费方面,表现得更有"弹性"。
去年的11月份,就有干洗行业资深人士向媒体透露,说很多干洗店"假干洗"。不久之后,又曝出记者暗访发现北京个别福奈特洗衣店用水洗冒充干洗,内衣袜子混洗,医用服装和家用床单掺在一起洗。这回不但福奈特再次被曝光,另一个知名连锁普兰德也被曝光类似问题。这是否意味着用水洗冒充干洗以及其他乱象已经不是个案,而是成为了"潜规则"?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、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、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邱宝昌作出评论。
邱宝昌:如果从媒体的报道和有一些人的反映来看绝不是个案,但是不是行业的一个潜规则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的侦查。但是这反映出一个行业当侵害消费者知情权、公平交易权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。你隐瞒了事情,对外承诺的干洗,而实际上你用的是水洗,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,降低成本你不惜隐瞒事实对消费者进行欺诈,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不绝于耳。有的干洗洗坏的,坏掉以后么赔偿?从消费者送到干洗店到出干洗店,这个过程谁来监管,是靠经营者的自律诚信,靠着行业的自律,靠着消费者的火眼晶晶,靠着我们监管部门强有力的监管,我认为这点比较值得深思。
记者在调查时发现,很多顾客把名贵的衣物送到干洗店,由于不规范操作,衣物受损后,洗衣店都会做些掩饰让顾客发现不了。但取回去在家放几天就发觉问题,再回去重找洗衣店,得到的解释往往是"光线导致色彩偏差"或者"之前收洗衣服的店员已经离职。由于苦无对证,顾客只好悻悻离开。当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,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?
邱宝昌:我认为消费者在送衣服的时候对衣服应该有一个记录,有没有明显擦痕、磨损。如果没有,洗完回来说有,那应该争取当场验。当然了消费者有的时候是时间上比较匆忙,有的光线上确实影响了色差,可能他们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消费者也是难以辨认。一定要去协商解决,协商不了可以向相关的组织投诉,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。这里面一个问题,如果是一个企业出现这种问题,我认为好解决,但是如果一个行业当中出现了很多这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,拿水洗冒充干洗,这是对消费者的欺诈。如果整个行业都存在着诚信危机,那么这个行业我认为还应该要大力的整顿。否则对自己的生存将造成一定的影响,因为市场经济更是诚信经济,经营者的诚信是一个试金石,你今天不诚信不知道,明天不诚信,一旦曝光将造成一个行业的没落。
洗衣店不断的爆出一些黑幕和丑闻,是规范他们的法律法规太少,有空白?还是他们违规的代价太小呢?
邱宝昌:我认为可能两者兼有,一方面违法的成本很低,以水洗冒充干洗,第一很难被发现,被发现了以后通过很多的理由一直拖延不解决、不认可,如果真的有真凭实据的话赔偿也很少,所以违法成本低。另一方面是水洗干洗的流程没有公开,消费者很难辨别,就获得十倍二十倍的暴利,所以能不能让干洗的操作流程通过行业自律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,就相当于有的餐厅,看我的厨房卫生不卫生,开放你的操作间。比如你干洗店的操作间能看到,当然这样做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不出现这个问题,但能够减少这个问题,所以干洗店的经营、规模、范围应该要有一个布局。